
河南省卫生高级职称报名条件如下:申报条件: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师职务满 5 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师职务满 7 年。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以上(其中第①条为必备条件)。(1)省属医疗卫生单位:省级以上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有3篇国家级或国内核心)。(2).省辖市以下医疗卫生单位:省级以上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国家级或国内核心)。
一是:申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的人员应符合《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豫人社办〔2022〕29号),申报卫生系列基层高级职称的人员应符合《河南省卫生系列基层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豫人社办〔2022〕30号)。
河南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2022: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三)任现职以来(近5年)年度及任期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四)外语水平符合国家和省外语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
该省高级职称绿色通道评审条件如下: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累计工作25年的执业医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通过职称“绿色通道”申报副高级职称。
1、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坐落在郑州市城北路7号,占地广阔,占地约154亩,建筑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研究院设施完善,拥有1个附属医院,3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16个专业研究室,1个学术杂志社,以及1个现代化制药厂(河南省奥林特制药厂)和1个科技开发公司。
2、研究院拥有一支专业且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包括27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丰富,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研人员占比较高。他们已成功承担了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丰硕,包括新药研发、专利发明和学术论文发表,其中部分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项,如张大明的《小说中医》等。
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机构设置包含了多个专门的业务部门,以支持其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首先,研究院下属的医院是其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提供医疗服务和中医药研究的临床实践。信息研究所负责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中医药数据,推动科研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于1959年,是一所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中医、中药研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科研医疗机构。其前身为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1978年8月划归河南省卫生厅领导,定名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成为专门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研机构。1988年更名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和部局级的医疗、研究中心,包括国家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等,强化了在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等领域的研究实力。特别在中医药治疗肝病、心血管病、肾病、甲状腺病等领域,学校独具特色,展现了鲜明的优势。
南京中医药大学。这所大学在2017年像上面提出了要研究人参提取的相关课题,而截止到2022年5月,也只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进行这方面的有关课题。
研究院在经络研究、中医证研究、中药实验和临床研究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新药研发方面,研究院研发出了如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阴可净、满山白、买麻藤、盐肤木、软脉灵、冠脉乐以及珍石消渴胶囊等一系列创新药物。
Hello!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成果有哪些的问题,相信宝子们想得到具体了解,今天学姐就给大家详细解运搏读。一起来看看吧!开设专业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学、中药学、健康管理学、医药卫生法学、中医药外语、中医医史文献等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过去五年间,医院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课题(如“973”和“863”项目)、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以及北京市课题等共计295项重要科研项目。
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2003年以来教学研究课题立项202项,其中省级15项,厅局级37项;获得教学成果奖87项,其中省级7项,厅级49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88篇。学校主办有《河南中医》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两种省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过去五年间,医院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课题(如“973”和“863”项目)、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以及北京市课题等共计295项重要科研项目。
东直门中医院拥有重点科室,其中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核心,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实验室始建于1998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多个研究室合并而成,后成功申报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重点实验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全国唯一进入“211工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东直门医院率先成为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和临床药理基地,同时也是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
刘小北女士,是一位资深的主任医师,她的专业领域源于深厚的中医底蕴。她毕业于享有盛誉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专攻中医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在东直门医院内科,她已经耕耘了整整三十年,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耀南,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医学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他目前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肾病中心主任兼肾内科主任,同时肩负着重要的学术职责,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他在学术期刊上活跃,是《中华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和《中国社区医师》的编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北京市内一所优秀的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更汇聚了一批中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学。
2、一些人认为,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基于古代观念和经验,并且缺乏现代科学所要求的严格证据和验证,因此将其归类为伪科学。他们指出,中医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型和治疗方法相差较大。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中医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有一些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治疗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
3、中医是实践医学中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其理论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并不断丰富发展。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4、医学类科研主要运用和医学相关的知识进行和人类疾病、生命健康程度、药物有效性、流行病预防相关的研究。比如制药,疫苗,器官移植等大众熟知的研究,此外还有康复研究,比如人工制造的可以代替人体自身器官和骨骼的研究都是医学科研。
5、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而对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中医则不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代文献是中医学生必读、必背、必信的至高无上的经典,是他们诊断、处方的依据,中医的论文往往只是对这些经典的阐明、验证。所以,中医更像是一种人文学,而不是科学。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它没有国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专科。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抚州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成立较早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新型特色高等院校和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专科学校。
学校简介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中医流派(旴江医学)建设基地、江西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地基地。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江西省抚州卫生学校。
学校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抚州市中心,占地500余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等。新校区位于金巢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于建设中。学校起源于1986年的江西抚州中医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是全国成立较早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新型特色高等院校和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专科学校。学校目前设有赣东大道校区和文昌大道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抚州市人民政府主管。
学校性质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不是双一流大学,率属于省政府的公办专科学校。根据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不是本科,属于专科高校。 学校历史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江西省抚州卫生学校。
截至2009年,江西中医学院已获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立项建设,多个专业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且在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学院的附属医院也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