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这意味着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物流管理,还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与降低总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a、企业外部信息整合,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电子数据管理,建立与一级经销商的良好沟通,信息共享,技术扶持,提升客户能力。b、与供应商诚信经营,把传统合作提升到战略合作的水平。以战略合作为出发点,实现双赢,从全局考虑整个链条的高效,迅速响应。
最简单的供应链是一层关系:一个客户和一个供应商;复杂的供应链则可能有多重客户、供应商关系(从而有子供应商、直接客户、最终客户的说法),形成供应网。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充,供应链管理从最初的物料管理越来越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最主要的两个领域就是供应商的选择和什么”出自《供应链管理期末试卷》中,该题目的选项有: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供应商的目标管理、供应商的成本管理、供应商的考核管理,根据供应链所学知识得知,正确答案是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题目改编自清华大学出版社《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第159页例题5-2。经济生产批量(最佳生产批量)EPQ=Q=根号下(2D*S*p)/[H(p-d)],年生产次数N=D/Q,一个周期内的生产时间tp(p为t右下角标注)=Q/p,纯消耗时间tr(p为t右下角标注)=t-tp=Q/d-Q/P。
综合总成本费用最低时,相应的订购批量,即为最佳订购量。
库存及零库存的理论认识 1库存 所谓库存,从客观上讲是企业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包括原材 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按照管理学的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 任何物品的停滞和储藏”,其主要作用在于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使生产尽 可能均匀。
1、供应链管理被视为物流管理的一种新战略,它要求更广泛的合作和协调,由于涉及的企业和环节较多,因此比单一企业物流管理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从管理手段上来看,供应链管理依托于因特网和供应链交互的信息管理,这是基于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
2、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A.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运作管理的扩展 供应链管理不仅涵盖物流运作的范畴,还扩展到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这种管理方式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优化库存配置,提高物流反应速度,并降低成本。
3、物流管理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方面,供应链管理是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实现库存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两者的定义都强调对商品从产地至消费地的实体移动过程进行管理。
1、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的满意、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的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全局最优。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念。
2、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应该包括供应链组织内部各功能部门之间的集成和在供应链上下游组织之间的集成,集成的内容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等,集成的对象有资源、组织、业务、流程等,因而供应链的概念比物流的概念更加广泛。 任何软件都是管理思想的体现。
3、企业规模化是供应链管理时代所呈现的特征之一。 4在物流系统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是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 4构成物流服务的子系统功能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4装卸搬运环节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
4、答案是B 重点商业型的供应商是供应商认为采购商的采购业务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而采购商认为该供应商对自己的采购业务是很重要的。这样的供应商是采购商需要注意的重点商业型的供应商。伙伴型的供应商是供应商认为采购商的采购业务对他们来说很重要,采购商也认为该供应商对自己的采购业务很重要。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物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库存周转、降低采购成本等多个关键指标。首先,库存管理的关键是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服务水平,衡量指标为有货率。计算方法为当月总交付数量除以当月总需求数量,然后乘以100%。
库存管理在供应链物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目标是既要确保市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提高服务水平,又要通过优化存货周转和降低采购成本来提升整体效率。
在供应链物流领域,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是关键策略之一,旨在提升库存管理效率与顾客满意度。首要步骤为设定VMI管理目标,明确战略导向,确保库存量与需求精确匹配。接下来,评估及选择供应商时,需全面考量其服务水平、配送距离、配送量及单价,以优化成本与效率。
随堂练库存管理仿真实验流程如下:调研库存系统,明确仿真目标;收集仿真资料,建立仿真模型;编辑程序;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分析等。拓展知识: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而现代管理学如MBA、CEO12篇及EMBA等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
在进行供应链物流的布局规划时,首先需要计算各区域的面积。仓库的面积设定为1500平方米,收货区面积在150至225平方米之间,发货区面积同样在150至225平方米之间,分拣区面积在150至225平方米之间,存货区面积则在300至450平方米之间。接下来,安排卸货工人、叉车、托盘、货架、分拣工人和装货工人数量。
为了优化供应链物流及供应商管理,确保生产效率与质量,实现成本效益,企业需要遵循一套系统性的管理策略。此策略包含三个主要指标:准时到货率、产品质量提升、以及降低采购成本。这三个核心目标旨在全面优化供应链运作,保障企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1、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自部分的目标达到了最优化,系统整体就达到了最优。(Y)物流过程中最主要的增值活动是仓储。(Y)运输位于物流环节末端,提供“门到门”服务(Y)依靠物流标准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X)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是库存。
2、RFID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已经没有技术障碍,但成本仍是瓶颈。必须大量使用可反复写入的标签,增加了成本。然而,与开发一套温度监控系统相比,RFID技术仍具有成本优势。目前,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敏感或贵重商品,如医疗用血液、疫苗、药品以及名贵酒品、海鲜等。
3、“中国钢铁联合采购招标系统”自2001年10月在国内冶金行业正式推出后,发展势头强劲。这一系统是目前国内惟一可以全程进行网上发标、加密投标、截标、网上解密开标的招标采购平台,并且采用了用户IC卡系统和先进的复合数字国密技术。如今这一系统已累计实现网上采购5亿元。